“你喜欢自己的专项吗?”——“不喜欢!”
这是记者在本届亚运会上听得最多,也是印象最为深刻的一句话。闻听此语,记者当时曾一度以为自己听错了,但被采访对象那一张张略显不安却又纯真无伪的面孔提示记者,她(他)没有撒谎,她(他)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。令记者吃惊的是,言之凿凿流露厌倦之情的几乎是清一色的亚运金牌得主,有些人甚至还是家喻户晓的体坛当红明星。
为保护自己的采访对象,记者不想提及她(他)们的名字,甚至不愿涉及她(他)们从事的具体项目,但记者清楚地记得,第一个当面诉苦的是一颇有名气的泳坛名将,接受采访时,她左腿缠着厚厚的纱布,走路还有些一瘸一拐的,但第二天,她又像没事人似的出现在决赛场上,缠腿的纱布不见了但走路的蹒跚痕迹依然难以遮掩。“年纪轻轻就一身伤,将来退役了可怎么办呢?”与记者熟识的一名田径队队医叹息道。竞技体育竞争的残酷性是人所共知的,所谓“要想人前显贵,就得背后受罪”,有人曾形象地比拟说,冠军是用汗水、眼泪甚至鲜血堆砌的,“说实话,运动员得金牌、获重奖我一点都不嫉妒,她(他)们太不容易了,她(他)所承受的艰苦压力有时已超出了常人忍受的极限!”该队医言及此一脸凄然之色。
2000年奥运会前夕,记者曾专程赴河北秦皇岛采访李洪新教练统率的中国女子自行车队,李洪新麾下有两名爱将已具备了世界级水平,一是后来的悉尼奥运会女子争先赛铜牌得主姜翠华,一是深受李洪新器重的26岁老将王艳。为让记者了解自行车运动员的酸甜苦辣,李洪新教练亲自开车带记者观看一日的训练,近一个小时的紧张训练下来,记者坐车都已有疲惫之感,而王艳、姜翠华等人仅仅一个下午就骑了几十公里,下车后有些选手通身是汗,几乎成了“水人”。李洪新教练感慨地对记者说:“王艳这名运动员很了不起,前不久做了胸部开膛大手术,从‘鬼门关’口捡回一条命,现在复原没几天就又加练了,我也想让她多休息几天,但奥运会近在眼前,她和姜翠华是夺牌的‘双保险’,少了谁都不行,我也怕她练大了出事,但又有什么办法呢?”最令记者记忆犹新的是,晚上与运动员一块吃饭,王艳正坐在记者身边,她前几天训练时摔了一跤,整条左臂血肉模糊,有的地方刚形成血痂又裂开了,简直惨不忍睹,王艳对记者说:“我这几天疼得晚上都睡不着觉,但为了不影响状态,又不敢打麻药,晚上常常是刚睡着就疼醒了!”与王艳握手告别时,记者不知何故平生怜悯之情,并暗自祝福她善始善终,能够功夫不负有心人,不留遗憾地圆满结束自己的运动生涯。
记者在采访亚运赛艇比赛时,一教练在返途中不经意间透露一内情:“赛艇训练太艰苦了,整天风吹日晒的,老队员都不爱练了,现在都是小年轻的往上顶啊!”为什么不爱练呢?仅仅是训练艰苦之故吗?答案令记者异常震惊,某运动队教练对记者说:“你说运动员除了专项还有什么?很早就从事专业训练了,文化课几乎是空白,又没有一技之长,将来投入社会一点竞争力都没有,你如果是个‘腕儿’还好点,要是泛泛之辈还真得为自己留条后路啊!”该教练所言非虚,其实例不胜枚举,辽宁籍奥运游泳冠军戴国宏退役后,在社会上连遇重挫,做生意也很不顺利,好在戴国宏还有些“老本”可吃,但即便如此其境遇也日渐窘迫,而许多不如戴国宏的普通运动员,其未来前程何去何从更是一片迷茫!伤病缠身、前途彷徨,登上冠军奖台的瞬间不知隐含着多少饱含血泪的幕后隐情。
不久前,光芒四射的中国乒乓球队又传出了不容“跨国婚姻”的消息,谁要做“焦志敏第二”,谁就必须卷铺盖走人,缘何如此?答案颇为滑稽:怕泄密!神圣的体育精神竟与正常的情感交流势同水火,如果搞体育就要与七情六欲一刀两断,那又有谁会喜欢这种行业呢?在充斥耳鼓的“不喜欢”声中,记者感到,要想把竞技体育变成纯粹的促人奋进的高尚事业,各个国家都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。
首席记者张松记者姚广安
每月5元享用15M收费邮箱
订阅短信头条新闻,第一时间、突发事件、重大新闻尽在掌握!
|